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江理>>正文
《江西日报头版》:让科技成果“活起来”——我省扎实推进高校科技创新述评
日期:2018-12-06  点击次数:

2018年12月6日 江西日报 第A01版

让科技成果“活起来”

——我省扎实推进高校科技创新述评

本报记者 骆 辉

6549名副高以上专家、4460多项科研成果、10080台价值50万元以上设备、349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江西省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服务。这是该平台自2016年12月在我省首届高校科技成果对接会上启动运行两年来的工作数据,也是全省高校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生动图景”。

近几年,我省高校广大专家、学者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让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活起来”,让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

让科技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高校,从不缺乏科技创新的“基因”。

2015年,由南昌大学江风益教授带领团队自主完成的“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唯一一等奖;2016年,我省一举摘获的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部来自高校,在地方高校获奖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高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15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项;新增国家级研发平台5个,总数达12个,占全省总数的80%;共获省自然科学奖87项,占全省总数的98.9%;继2017年江西农业大学黄路生院士主持的“中国地方猪种成肌与肌内沉脂的遗传机制解析”项目实现我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后,2018年全省高校获该基金资助再创新高,直接经费突破3亿元;2017年,全省高校专利申请量6338项,比2012年增长3.53倍。

数据的背后,是全省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贯彻新理念培育新动能,加快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孜孜追求。

让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发展

科技创新只有对接现实需求,造福社会、造福人民,才有广阔的前景。

在三亚海棠湾江西农业大学水稻繁育基地,经常可以看到一群“草帽哥”打着赤脚在田间地头忙碌,他们不是普通农民,而是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贺浩华和他的科研团队。贺浩华带领团队从1998年起开始了长达19年的艰辛探寻,2017年1月,凭借“江西双季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该项目品种和技术在江西等省累计推广7178.7万亩,新增稻谷43.44亿公斤,新增经济效益97.76亿元。

在江西中医药大学,杨世林、杨明教授带领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十几年的攻关,打造了我省首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从制剂设计、生产工艺、制药装备和质量控制等制造产业链方面进行创新,该校攻克了中药固体制剂产业化的关键共性难题,实现了高效节能降耗中药制药装备国产化。如今,已培育健胃消食片、复方草珊瑚含片、金水宝胶囊等中药品种,为我省实现中药绿色制造作出了突出贡献。

放眼省内高校,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追求“蓝光梦”、创造“中国芯”,江风益团队通过“科研工作企业化”,在实现技术创新后再向生产力转化进军,推动硅衬底LED技术产业化,描绘“南昌光谷”蓝图;怀揣“绿色梦”、践行“环保情”,南昌航空大学罗旭彪教授扎根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仅在省内一家企业应用,五年就新增产值1.47亿元。

让科研平台发挥巨大作用

科研平台是催生重大创新成果、培养凝聚人才的“孵化器”。

食品学科领域“江西奇迹”的诞生,离不开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强力支撑。该实验室是我国高校食品学科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自建设以来取得了诸多在国际、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近三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19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33项。从人才匮乏到人才聚集,目前该实验室已成为开放交流与人才培养的基地,形成了以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一批博士等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中坚力量的研究队伍,创新活力不断迸发。

对接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国家、省级科研平台建设;围绕航空制造、电子信息、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产业,组建一批新型研究院……在省教育厅出台的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培育新动能等有关政策文件里,一项项事关科技创新的举措正在落地。

依托科研平台的强大功能,一项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一个个研究成果不断转化,这些平台犹如“科研重器”矗立赣鄱大地,源源不断地发出光和热。

让科研人才扎根赣鄱大地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

1976年,26岁的万林生从中南工业大学毕业,来到江西冶金学院(现江西理工大学)工作,立志用一辈子时间把钨冶炼技术研究深、研究透。苦心钻研30年,万林生系统研究了白钨湿法冶炼工艺原理,在国内外首次实现白钨矿高效、洁净制取超高性能钨粉体的工业化生产,2008年、2016年两度摘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如今虽已退休,万林生却仍然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发挥余热。

1982年,陈日新从江西中医学院考取安徽中医学院针灸专业研究生,开始了与针灸学科的不解之缘。毕业后,他回到母校,选择提高灸法疗效作为攻关对象。经过20年探索,终于发明了原始创新技术热敏灸新疗法,并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形成了“北看天津针、南看江西灸”的发展格局,每年带动近千亿元的产业发展。

2008年, 35岁的陈焕文放弃国外的工作,回到东华理工大学工作,其创立的“质谱科学与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成为我省首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质谱仪器是人类目前最敏锐的眼睛,可在10秒钟内判断肿瘤是否切除干净,在突发事件中可以最快的速度准确提供爆炸物、危险品等关键信息。”陈焕文带领团队研发的质谱检测新技术,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分析化学研究领域,在环境、食品、医药、矿产等领域广泛应用。

一批批专家学者扎根江西、立足高校搞科研,一代代科研人员默默奉献、接续奋斗攻难关,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之花在赣鄱大地灿烂绽放。

原文链接:http://epaper.jxnews.com.cn/jxrb/html/2018-12/06/content_435126.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扫描二维码分享
相关推荐: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Copyright © 2017 www.jxust.edu.cn 江西理工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  [赣州-三江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958号  邮编:341000  

        [赣州-红旗校区]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  邮编:341000

        [赣州-黄金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  邮编:341000

          [南昌-南昌校区]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180号  邮编:330013


   移动版    赣ICP备05001230号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