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江理新闻>>正文
【世界读书日】这本书,对我影响至深——江理师生谈“书”
日期:2019-04-23  点击次数:

【编者按】人们常说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个好朋友,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籍的魅力自是不必多说,前有荀子写下《劝学》,后有宋真宗赵恒以“颜如玉”、“黄金屋”勉励广大学子刻苦读书。在物资匮乏,书籍来之不易的年代里,为了读书,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偷光”、抄书,将文化代代传承下来。正值“4.23”世界读书日之际,让我们走进身边的老师和学生,看看他们是如何与书籍结缘,听听他们的读书故事。

 

 

刘军(退休教师,原南方冶金学院副院长):

三国,道不尽的人生哲理

 

“我现在都是看报纸、杂志,名著看得比较少,如果要说的话就是四大名著看的比较多,年轻的时候看过好几遍。”刘老师这样说道。

 

说到四大名著,大家都不陌生,刘老师说他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三国中的许多故事,并不是只有战争,也并非全是权谋,更多的还是古人真实的生活,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有许多相似之处。甚至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我们的'当代生活启示录' 。” 讲到三国,刘老师神采奕奕,“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已经过去,我们能做的只是以史为鉴。

 

他还给我们举桃园三结义的例子, 关、张、刘三兄弟之间的情谊可谓是生死之交 ,一诺重千金,这对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又何尝不是一种启示?“关羽面对曹操的笼络有过动摇,最终还是坚持兄弟情谊,我认为这是做人的一种忠诚,对他人和对自己的忠诚。”

 

“但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以曹操为例,我们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公正客观地评价他。”刘老师始终保持着一种客观理智的心态。

 

刘老师还给同学们提了几点建议:“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像我们这种理工科为主的院校,更应该多涉猎一些文学上的知识,阅读一些文学作品。人这一辈子走过来就有体会,不管你是搞哪个专业,语文基础都很重要,举个很浅显的例子,你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文学功底就高下立见了。所以一定要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书读得多了,你的境界就提升了。

 

 

刘茂贤(退休教师,原机械系党总支书记:

书山有径,奉献作舟

透亮的晨光撒满退休办阅览室,一支笔,一页笔记,一叠报纸,一位老人端坐在桌前细细阅读报纸,边看边记,慈祥而睿智,这是刘茂贤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

     

问及印象最深的书籍时,他脱口而出《毛泽东选集》,这是一部生长在他心中的经典,从青葱岁月直至已过古稀之年,他依旧常常翻阅这本书。

回忆起少年求学那段艰苦的岁月,刘老师感慨地说:“那时候,我们已经懂得知识改变命运,但是没办法,家境贫寒,不得不去读中专来减轻家里负担。”讲到即将高考的那段时光时,他欣喜地告诉我们:“像我们这一代人,按照我家庭的情况,是很难上大学的,国家的政策变了,我才能在1958年考进北京科技大学,所以,我们那一代人都非常感谢党和国家。”大学四年,正是怀着这样的感恩,他无数遍翻阅《毛泽东选集》。

在《毛泽东选集》的影响下,刘老师始终怀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自豪地说:“我在大学里积极选任生活委员、支书等职务,为班级同学服务,由于我的积极奉献,还在大学入了党。”大学毕业,他原本打算回到家乡广东,得知江西需要人才后,他毅然千里迢迢奔赴当时贫瘠的江西,扎下根来教书育人,匆匆半百光阴荏苒。退休已经二十多年后,刘老师仍旧关注学校的发展,他坚持每日阅读报纸,并将所得记录成一小本一小本的散记,以便在校领导视察时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最后,刘老师留下心语:“我的孙子比你们还要大一些,我常常跟你们这一代说要树立自己的理想,要积极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要考虑到自己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年轻人要广泛阅读,知识量要丰富,这样人生路才能更加顺畅。”

 

 

 舒庆(清华大学博士、材料冶金化学学部副教授):

平凡不等于平庸

 

“我也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人,但我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在许许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应该表现出不平凡的看法和做法来。因为,在最平凡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这句出自《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一句台词,正是舒庆老师一直信奉的。

     

理工科出身的他,却酷爱文学阅读。在舒庆老师看来,文字就像小生命体,只有充满生命力,能走进心中引起共鸣的书籍才是真正值得看的,“不因作者是谁而读,不因外界媒体强力推荐而读,只为服从内心需要而读”。他对于阅读的书籍种类没有限制,篇幅没有限制,读书多而杂。

舒庆老师对于好书籍的标准有自己的定义,“好书籍是让我感觉到想抒发却不知如何抒发的感情能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即可。”他这么解释道。他爱读梁衡的散文,大气磅礴,力透纸背,让人感觉到所描绘的场景的格局深远,历史之音穿空而来;他也爱看严歌苓的小说,纵横捭阖,写尽人间百态和人世沧桑。

《平凡的世界》是舒庆老师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本书之一,他认为这是路遥用生命书写出来的。书中细细描述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化过程,刻画了主人公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是真实记录某个时代的社会群体特征的一本书,有着你我他的影子。”当谈到《平凡的世界》读后感时他说,“读完一本书不是一定要给自己启示,不一定就要和自己的生活关联起来。读书更是读一段过去的历史,展示出一个社会的缩影。”舒庆老师坚持着不平庸的人生态度,就像孙少平这个人物一般,平凡却不平庸。

书籍是值得尊重的。他想借用好友清大书店店长的话来说,一个有文化情怀的书商,在一个他认为最有文化特征的街道,却经常一天也等不到一个来看书的大学生。希望同学们能多看书,爱看书。

 

 

 

 

杨桂红(外语外贸学院副教授):

爱是生命永恒的歌

一本好书,对人生是有意义的。

“年轻时包括哲学啊,各方面,都读了很多书。但是最吸引我的,就是那种暖心话题,无论是长篇还是短篇。”杨老师认为,一本书的好坏,是没有绝对的标准,这和个人的经验层面、教育背景、知识结构、人际关系等息息相关,“就像我,任教多年,又自小爱读书,因此对人生有教育意义的,散发着善的,包括爱,这些美好暖心的书籍,对我来说都是好书。”于杨老师而言,《夏洛的网》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夏洛的网》,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之一,是一部关于爱和传递爱的童话书,曾被称赞“几乎是一本完美的,不可思议的杰作”。杨老师说,“它属于一个童话故事,但大部分人都是看不懂的,如果你看进去了,你就会觉得那太享受了,不过,虽然读书类型是可选择的,但面对一些晦涩难懂的经典之作时,还是要主动探索阅读它的方法,进行深入研读。”谈及它的作者——E.B.White,她说道:“怀特先生年轻的时候也参加过一些活动,反对过一些不公正的东西,当他年纪大些的时候,他开始换一种形式来表示相同的诉求,像这个爱的主题,他以小说的形式特别说明了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人世间最缺乏的东西,也是我们内心最渴望得到的东西。”

爱,是生命永恒的歌,更是经久不息的主旋律。“这类暖心题材的书,一方面让我的心觉得更温暖,另一方面就教会我更多的爱,包括如何去爱别人。”杨老师感慨道。

关于读书一事,杨老师指出,人,是由物质和精神来支撑他的生命之路。“对我来说,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多读书,因为书籍能给人提供一种精神上的食粮。但是,现状里头,很多人都沉浸在物质的享乐当中,一个人如果经济层面好,还补充精神食粮,那么他可能会过得更好;一个人如果沉浸在物质层面,他可能过得并不怎么好,但他读书的话,他一定会过得更好。书籍就是我们人生中的一种装备,可以给我们补充知识,改善我们的思想,甚至改变我们的思维结构,这样的话我们就能更好地应对现实,应对未来。”

 

 

 吴颖慧(2017年度“e读之星、汉语161班 ):

女子当如斯嘉丽

 

对吴颖慧来说,《飘》是她第一本真正意义上读完的书。还是初中时我同学借我阅读的,那时儿的我尚对读书没有多大兴趣。但是奇怪的是,我一拿到那本书就一口气读完了。虽然已经过去了许多年,对于书中的许多细节早已记不清楚,但是那个无论经历了多少困难仍然坚强,又仍然保持着自己骄傲的女子始终留在我心里。

 

吴颖慧说自己确实无法做到像斯嘉丽一样勇敢有担当,也不及她魅力的千万分之一,“但是她给予我更多的是一种信念,会化作一股无形的力量支持我。” 她记忆犹新的是高考前那段艰难的时光,放弃学习玩闹很容易,可是坚持学习下去并不容易。“支撑我的不仅是对知识的向往,更是对未来的向往。我更愿意成为一名独立自强的女性,而非和小时候身边的玩伴一样早早的嫁人,生子。”靠自己的能力走出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和想法,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也是斯嘉丽告诉她的,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自己的骄傲。

 

《飘》激发了吴颖慧对文学作品阅读兴趣,埋下了一颗种子让她在大学之后,有时间有能力时会更愿意,更想要去阅读。“这本书更多的是化为了我精神力量的一部分滋养着我,我心目中的女子就像是斯嘉丽那种,有女性的温柔和美丽又不失刚强和毅力。”

 

最后她笑着说道:“最开始读的那本书,就像是初恋一样。即使你后面读到过更好的作品,更让你感动的人物,但最开始让你记住的那么一抹身影一定是最难让你忘记的。”

 

 

 

尧长金(2017年度“阅读之星”、建能162班):

信念是心中的绿洲

 

“《一个人的朝圣》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书了,可以说书中的经历点亮了我的人生路。”他慎重的告诉我们,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宗教信仰者的朝圣,那字里行间细腻和力量最能打动人心,加深我们关于信仰,关于生命的理解。

     

加油站女孩说:“人的大脑里有太多的东西我们不明白,但是你想想,如果有信念,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

 

就算加油站女孩说谎了又怎样,无意间的一句话给了哈罗德如此强大的信仰,不是更有意义吗?“这本书让我更明白,信仰面前,真相并不那么重要了,只要肯坚持,终有一天会创造奇迹。”他从书中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他解释道:“对未知的恐惧,常常使我们不敢触碰远方,读了《一个人的朝圣》,我渐渐学会了不去考虑结果,带着信念勇往直前,专心致志努力争取,相信终有一天希望的曙光会到来。”

《一个人的朝圣》的主角因为一个信念和一股冲动,然后让我们全部人都明白:生活需要前进的勇气。尧长金说:“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普通人,他们日复一日重复着平淡的生活,努力地活着,有着自己的追求,每当想到这里,我就觉得非常温暖。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勇敢地去过自己的生活?”

最后,他说:“生下来,活下去,而且努力活的精彩。不要等到自己的一生匆匆过完,发现生命的颜色如此单调,白首徒伤悲。趁着年轻,带着一往无前的勇气,不要瞻前顾后,勇敢前进吧!

 

肖唯2017、2018年度阅读之星英语161班

红楼一梦,字字珠玑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初次见面,宝玉道:“这位妹妹我曾见过的。”林黛玉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这个经典的情节想必时常萦绕在许多人的脑海里……

      而对于这部经典之作,阅读之星之一——英语161班肖唯也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我喜欢的书有很多,不过看得最多的是《红楼梦》”,她解释道,“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人物塑造及人物关系生动立体的描写,尤其是主角贾宝玉与林黛玉。”谈到印象最深的情节时,她感慨道:“印象最深的是宝玉与黛玉躺着聊天,说“冷香丸”“耗子精”的那一段,那时候两人两小无猜,正是天真烂漫时,两人还没有嫌隙,与后来发生的事情相比,着实是难得的好时光,玻璃碴里的糖。”

于她而言,《红楼梦》是一部将人情世故刻画得入木三分的人情小说,“正所谓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里面的很多人的待人处事都有我们学习的地方,像宝钗察言观色,平儿得饶人处且饶人,刘姥姥难得糊涂……”,对于曲终人散的结局,她颇为遗憾,“很多时候,我总不愿相信结局,总希望黛玉没有死,贾府没有散,希望这不好的结果都是一场梦。这本书道尽人生的变化无常,人生一场浮华大梦,聚散有时,悲和喜都是人生的常态。这本书值得相伴一生,即使摘些片言只语,也足够我们用一生了。现实中的自己,不禁想起过去自己经历的点点滴滴,不由感叹“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自己还在这个真实的世界上活着,自己的人生完全来得及把握。”

 

 

(校报记者:邱聪敏、 严景燕、 杨吉、杨莹超 编辑/陈琰)

 

 

 

 

 

 

 

 

 

 

 

 

 

 

 

 

 


 

 



扫描二维码分享
相关推荐: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Copyright © 2017 www.jxust.edu.cn 江西理工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  [赣州-三江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958号  邮编:341000  

        [赣州-红旗校区]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  邮编:341000

        [赣州-黄金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  邮编:341000

          [南昌-南昌校区]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180号  邮编:330013


   移动版    赣ICP备05001230号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070号